为增强员工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意识,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更好地保障煤矿从业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6月6日下午,我矿在职工培训中心二楼教室开展应急救护暨防暑降温知识培训,特别邀请原淮北矿业集团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李坤杰进行授课,来自生产一二线、职能科室以及地面生产单位管技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通过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方式,建立暂时性的人工循环,保证身体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同时刺激机体产生自主心跳、呼吸,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救助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正确方法,不仅达不到救人的目的,反而延误了最佳的救人时间。”本次培训结合大量实例,通过简洁、形象、生动的幻灯片展示,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心肺复苏术的概念,并详细讲解了突遇晕倒病人如何调整体位、打开气道、判断呼吸、实施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步骤,面对创伤急救、心肺复苏、中暑、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状况时如何进行伤情判断,进行最有效的处理,特别强调了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的救治时限与正确拨打120的方法,加深了大家对救护流程的理解和记忆。培训中,大家全神贯注、目不转睛的听课,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台上授课老师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的认真讲解扣人心弦。
“在心肺复苏之前,要判断救治环境是否安全,接近病人后,将面部贴近病人口鼻处,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同时拍打双肩,并呼叫病人,以此判断病人是否失去意识……”授课老师利用人体模型开展心肺复苏术模拟展示环节,对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解和示范,通过手把手的指导和对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点评,更利于大家有效地将课堂知识转化成实际操作技能,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之前我对生产任务关注得比较多,对应急处置和创伤急救知识知之甚少,通过培训,我学会了止血、包扎和心肺复苏等技能,进一步增强了自救互救能力,也多了一份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的底气。”参加培训的管技人员受益匪浅的谈起收获。
紧凑且饱满的课堂知识、专业且生动的模拟演练,让大家掌握了基础医务知识,拓宽了急救“绿色通道”,获得了救护的亲身体验,有利于今后在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中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真正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为生命安全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