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记像哥们一样,和我聊了一下午,问我的家庭生活、工作情况、身体情况,叮嘱我珍惜岗位,鼓励我努力工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近日,柴里煤矿运搬工区青年职工小刘告诉笔者,和支部书记的这场谈话像亲人间的聊天,无话不谈,吐出了郁闷,解开了疙瘩,感觉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在开展“爱岗·爱家·爱枣矿”主题活动中,柴里煤矿把掌握职工思想动态、了解职工诉求、解决职工困难,当成首要前提、前置工作,党员干部走到职工中间、走进职工家庭,与职工促膝长谈、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盼所求所愿所忧,有针对性的解决落实,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劳动的精气神。
01拉家常成为“规定动作”
各单位党员干部每周都要和思想出现波动的职工谈心谈话一次,每月都要开展一次“进门入户”家庭走访……在柴里煤矿,各职工谈心谈话成为党员干部的“规定动作”。
最是暖语润人心。呆板的宣教,只会拉大距离,与职工交朋友,才能把心拴在一起。柴里煤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秉承“从谈心到交心,从交心到知心,从知心到同心”宗旨,注重形式方法,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的谈心交流,了解职工,走进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棘手问题。
在谈话中,他们坚持动真情、深交流、做实事,填写谈话记录卡,列出职工诉求或困难清单,按清单进行释疑解惑、帮助解决,对单位不能解决的,落实上报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协同给予答复解决,切实做到办实事、解难题、纾困境。
他们还常态化开展职工思想调研座谈、工会主席对话会、工会主席接待日等活动,开通群众安全服务热线、女职工维权服务热线,听取职工诉求和发展意见建议,让职工群众带着问题来、堆满笑脸去。
02“民情日记”记录暖心“账单”
“近期新转入的职工较多,新环境、新岗位让部分职工思想活跃,今后要重点关注,逐一谈话走访,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解开他们心中的疙瘩……”这是该矿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李贵银的近期记录的一篇“民情日记”。
今年来,柴里煤矿不断完善“民情日记”工作方法,制定“民情日记”考评细则、公示台账和流程图,开通民情服务“热线电话”,在各支部开设“民情发布”专栏,让“民情日记”成为最暖心“账单”。
他们以“1+1+N”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结对包保”、日常走访和定向走访“民情双访”等形式,“零距离”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着力构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四项机制”。
他们研发“智惠家”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平台,打造了“民情日记”现场随访、线上互动、代理提报、跟踪服务、评议评价“五维度”服务模式,做到了基层信息“双回路”获取、职工诉求“一键快办”,使“民情日记”更有深度、更有温度、更有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