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亲戚给我捎来几枝老家的花香藕。客居异地,与久违的“老朋友”重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老家花香藕可从燠热闷人的大暑,一直吃到立秋、处暑、白露时分。“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大诗人苏东坡在诗中说的冰碗藕应该就是花香藕。现在正是三伏天,品尝花香藕,大饱口福的最佳时节。
我迫不及待地从塑料袋子里拿出一段花香藕,她雪白如玉,如贵妃腿似的漂亮。抽抽鼻子,闻到了丝丝缕缕的藕香。用自来水一洗,拿刀切片,一刀下去,就能听到脆亮悦耳的“喀嚓喀嚓”声,如冰河开裂。切开的藕面上赫然九个扁孔,藕片流出乳汁一般的藕浆,其娇嫩与新鲜可见一斑。还是先尝为快,顺手拿了一片,轻咬一口,太脆嫩了,只能在嘴里慢慢地嚼,让乳汁一般的藕浆润泽着舌头,陶醉在乡情乡韵之中……
老家地处里下河,是闻名全国的荷藕之乡,只要一出村,满眼皆藕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在老家就是现实的图画。大暑之后,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花香藕”上市的季节。此时,村里荷藕种植大户,就会请几个淘藕能手,带上工具,下藕田里淘藕,老家人把这段时间淘的藕叫花香藕。
花香藕是荷藕中的上品,对环境和土壤要求很严,她喜欢长在淤泥多、土质肥、水深适中,尤其是阳光充足通风好的田块最佳,否则长出的藕又瘦又老,很难入口,更谈不上什么“花香藕”了。老家地处里下河,那儿环境优美,土质肥沃,淤泥深厚,水质清纯,是种莲藕的最佳地方。长出的花香藕,清香脆嫩,口感好、品质高,很受消费者喜爱。到了明代,老家的花香藕就成为朝廷贡品。据《本草纲目·果部·莲藕》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
此时,正是藕田最美的时刻,荷叶亭亭玉立,花香若隐若现,第一批莲蓬刚刚结子,边缘沾着一层细长的粉黄色胡须。淘藕人一字排开,光脚站在藕田里。荷叶高过他们的肩。他们踩藕的动作潇洒自如,手脚并用,一踩、一提、一抽,一枝枝鲜藕就从淤泥中被淘了出来,在水中一洗一抹,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一枝洁白如玉,尖梢上带着一点点粉红色的“花香藕”。难怪谚语说,“头刀韭,花香藕,新娶的媳妇,黄瓜纽”,水灵灵的鲜嫩,咬上一口,无丝无渣,没有藕断丝连的黏糊劲儿,匆匆咽下,留下满口的爽脆清香。
我把切好后的藕片,入开水,略焯一下,倒入白醋、淋几滴麻油,再调丁点细盐,撒一匙白糖,拌一拌,一盘凉拌花香藕就大功告成了。然后,等孩子们下班回来一起品尝,同时与他们唠唠这老家花香藕的诱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