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印在《目送》腰封上的一段话,是作者龙应台描写的其儿子的背影。儿子离开台湾去国外念书,丈夫也早已离去,只剩龙应台自己。一个女人,在无依无靠、形单影只的情况下还能写出这样的文字,说明在她的心里已经将亲情看作一条无形的纽带,让彼此看见,彼此依恋,将彼此连在一起。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出了失败和脆弱,防守和虚无。龙应台在这本书里写到很多与父母细腻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在其爸爸病逝,妈妈衰老后,那种对父母的依恋和关爱,是在她的作品里较为少见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风格。
全书流行最广的一篇是《目送》,在这篇文章中,龙应台写了自己目送孩子上学,又目送父亲被推入火葬场。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中学,当时不仅感慨龙应台写亲情角度之特别,更多的是感到鼻子一阵酸楚。艺考前,我拎着大皮箱独自赴北京学习,这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心中有很多的不舍。我依旧清晰地记得,中途爸妈来看望我,临走时在楼梯口挥手和他们说再见,眼泪却在转身的瞬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当我在楼梯转角往下看的时候,发现父母依旧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我离开……其实人生就像是眼睛的一场旅行,目送父母日渐年迈,目送儿女长大高飞,看着岁月在自己身上、脸上刻下深深的印记,继而又在儿女的目送中走完自己的旅程。
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才能感同身受,故事要讲给懂的人听,而我在龙应台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鸣。我似乎有些懂得了作者在书中所要诉说的一种情怀,那是对父母,对孩子,对人生,对生死的豁达以及怀念的浓浓情感。
当我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真实的感受瞬间涌上心头。我开始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的平淡幸福;我开始懂得自己要改变,变得成熟,不再任性。
生命悠悠,总有一天你会无奈地看着一些人的背影目送他们渐行渐远,那么就珍惜此刻吧。
此情可待,放肆去爱,一刻都不要落下,千万不要等失去后才追悔莫及。此情可待,学会独处,接受寂寞,倾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作者:席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