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羊东矿始终围绕“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培训不到位是职工最大的隐患”理念,坚持党管培训原则,深入推进“十制”培训举措,以打造品牌职工队伍为目标,在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为矿井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01
靶向式培训
按需分配“自助餐”
“职工干什么就要学什么,缺什么就给补什么,岗位管理什么就得懂什么,我们会通过精准培训,来满足职工的学习需求”。该矿培训中心主任杨自强如是说。
该矿建立了职工理论培训基地,打造了理论文化走廊,进一步细化完善了职工培训计划,挑选优质师资,精心安排课程,紧密组织轮训。各基层单位也相继采用“每日一题、动态抽考、现场提问”等方式,加强职工对安全“必知必会”知识培训,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各班组每周选派一名职工在职工大会上谈学习体会,安全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从而调动了职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为切实提高职工现场实际解决机电故障的能力,该矿升级了实物教学培训基地,制定了实操培训计划,采用专项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专项培训每期1个月,日常培训每期3天,由该矿聘任6名技师进行授课。为保证培训效果,每期实操培训每个单位1名技术工人,共分为掌握开关的工作原理及保护作用、常用开关事故处理和特种开关的使用三个阶段,参培人员要跟随师傅全程参与井下机电设备故障处理、地面设备检修,通过对实物进行拆卸,让职工了解、掌握设备结构、设备性能、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今年以来,已开展实操培训5批,受训人员达50余人。
02
智慧化方式
该矿着眼新形势、新趋势,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求,深化职工安全培训,创新性地利用云培训、云考试的手段,让职工不受地点、时间、场所限制,加大对网络教学、培训和考试的探索,扎实开展快捷培训、实效培训。
“面对智能化装备升级的新形势,矿上组织的相关培训,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现代化技术技能,我们作为新时代煤矿人更有信心和底气。”该矿综采一区职工赵雪生如获至宝的讲到。
去年疫情期间,该矿开通了网络教学直播和考试功能,改变原有的单一传统教培模式,实现传统教培模式与网络培训相结合,把职工安全培训搬到线上精准管理,实现线上签到考勤、学习监控、互动提问、解决问题、考试考核等网络化、一体化、简洁化。并利用手机APP链工宝推广“互联网+培训”。职工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还能够自由的回家在学习平台上做题,真正做到了“一机在手,知识全有”。
03
专业化道路
在该矿实操培训基地电焊工比武现场,此起彼伏地冒出“滋!滋!滋!”的蓝色火光,选手们个个卯足了劲儿摆弄着自己手中的焊枪,在超强光线下要把物料完美无缝的对接合焊,是经验与技术的双重考验。
“我们通过将职工技术比武大赛与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不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努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技能好的“复合型”职工队伍。”实操培训基地梁献民讲到。
该矿坚持“课堂培训”与“师带徒”培训互补、“强制必修”与“点菜选修”结合,创新推行“实训+实践”“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特色教育模式,推动职工由“专岗专能”向“一岗多能”转变,使一批懂安全、有技术、善管理的综合型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