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晋能控股集团全力以赴做好经济稳增长工作

王嘉琪王嘉琪
2022-06-17 08:57
阅读(0)
分享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稳增长”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的核心关键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当前,晋能控股集团经营管理工作整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利润总额、煤炭产量、发电量和装备制造产值指标均完成序时计划。第二季度即将结束,各单位进入加速踩油门阶段,为晋能控股集团稳增长、答好2022年经济“考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安全”,这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稳增长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的核心关键词。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当前,晋能控股集团经营管理工作整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利润总额、煤炭产量发电量和装备制造产值指标均完成序时计划。第二季度即将结束,各单位进入加速踩油门阶段,为晋能控股集团稳增长、答好2022年经济“考卷”奠定了坚实基础

 

  稳增长看高度  统筹发力稳住基本盘

 

  坚决把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及稳定等各项工作中;坚持法制化、市场化原则,推进依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内控管理,确保企业规范运行;要把省委关于国有企业32字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在经营、投资、融资、风控四大活动的全过程,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核心竞争力……着眼下一步发展晋能控股集团近期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作出明确部署,企业稳增长的合力正在快速形成,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持续加快。

  产销链稳则经济稳。低碳经济背后的风电、光伏、储能,数字经济背后的芯片、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市场空间,是一片星辰大海,也是引领经济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方向。

  为了从容应对新征程上的惊涛骇浪,固根本、纾困难、激活力、拓市场晋能控股集团的长期战略任务。在全球能源市场供需矛盾愈发突出、电煤保供迫在眉睫的当下,晋能控股集团作为山西最大的煤炭企业,主动作为,担当尽责,有序有效落实落细能源保供任务;面对3060目标任务,争当低碳“领跑者”,清洁能源板块天镇县100MW光伏发电+10%储能项目、盂县100MW光伏发电项目等11个项目总装机容量近127万千瓦的光伏和风能项目集中开工顺利实施,注入发展新活力;光伏制造产品不仅在国内“发光”,还同步在世界“闪耀”;电力集团潞安太阳能公司建成了单晶硅棒代工基地,实现单晶硅棒代工“零突破”;高端的装备制造产品凭借着其性能和质量一步步迈出了国门……

  除此之外,扭亏脱困攻坚战全面打响,签订扭亏脱困目标责任书、全面梳理公司制度、建立完善营销政策激励机制安排部署成本管控、提升服务、提质增效各项工作,打通堵点卡点,力争实现真减亏、真降本、真提效,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血脉”。

 

  稳增长看力度  靠前发力下好先手棋

 

  提质增效,简单说就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得其所、用得到位,让它发挥更好的效益,这也就意味着更可持续。

  晋能控股集团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山西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推进会精神,响亮地提出了全年“降减提”目标。立足生产实际,一项项降本措施、一个个增效行动、一条条考核条例逐一落地,在“细枝末节”里挖潜力降成本,一件件不起眼的降本“小事儿”结出累累硕果;攻克技术难题,助力传统产业“先人一步智能化转型,“动力源”能量满满攻势强劲;走活“一盘棋”格局,升级互联网+煤炭”销售模式,各单位提质增效、增强造血功能的“最后一公里”被悉数打通。

  随着智慧矿山建设的不断推进,让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升。在塔山矿同忻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手段一应俱全,多个智能化子系统实现了矿井生产过程自动化、综合调度指挥、多系统联动、经营辅助决策。让数据说话,通过数据管理实现高标准放煤、实时查找设备“前世今生”、监测矿井每个角落运行情况,矿井安全经营管理发生了质的改变。

  企业长远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强硬支撑。晋能控股科学技术研究院公司抽调专业人员组建科研团队,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调研。截至目前,已与煤业集团对接了84项研发项目,着力通过技术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

 

  稳增长看温度  持续发力筑牢民生压舱石

 

  晋能控股集团各条战线各个岗位的党员干部立足群众需求,围绕衣食住行、工作环境改善等方面,广泛听取职工“百家言”,把一张张民生“实事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用实际行动托起了职工群众稳稳的幸福。

  天镇县马家皂村,地处偏远,全村常驻户498户,在册户820户,全村人口2772人,常住户人口1344人,耕地面积10163亩,在同忻矿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这里的村民们发展了种植业、养殖业、光伏产业等,曾经的贫困村,如今面貌焕然一新。

  村民吴鲜梅是一名从云南远嫁过来的外地媳妇,会做云南特色的五香灌肠、腊肉等,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这类农产品有一定的销路,寻思着借助电商平台搞直播带货推销土特产。“拓展销售渠道,直播带货可以更快地让人们了解农产品,增加销量,让村民们的钱袋子很快鼓了起来。”驻村工作队队员李义说道。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村委班子共同商讨,成立了两个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经营,为产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并同步发展光伏扶贫产业等项目,每年收益大约55万元。今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建议下,乡亲们改种了玉米,抗风抗旱,产量达1800-2000斤。为了保证村民所种的粮食有所收、不愁卖,工作队还联系了固定的粮商保证以公道的价格来收购,有效调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 

  记者  王嘉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矿山安全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saqw.com/news/257.html

打赏 0

发表评论

广告

广告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