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要防住,安全要守住,生产要稳住。”在9月初的安全生产部署工作会议上,大煤沟煤矿党政领导班子的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大煤沟矿地处海拔3500米的青藏高原,这高寒缺氧,植被稀少,干旱少雨,空旷寂寥,生活物资需要从135公里外的德令哈或76公里外的大柴旦补给。8月份以来,按照地方政府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大煤沟矿严格出入矿管理:坚持开展每日排查、登记;坚持非必要不离柴,非必须不离矿;坚持扫码、测温、戴口罩;坚持每天消毒防疫;坚持不开展集中活动;拉煤车司机持当天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矿......。
自从德令哈市、大柴旦严格疫情防控以来,似乎一切都停止了,但是生活不能停止。大煤沟煤矿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积极与德令哈市、大柴旦政府协调并做好矿区生活车的报备和采买工作。安排专人与蔬菜供应商对接,尽最大努力满足职工生活需求。
要搞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职工生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职工日常生活保障部门,后勤服务中心提出了“搞好服务也是生产”的理念,不等不靠,自我加压,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保障职工生活,全力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米”。
为减少疫情感染风险,后勤服务中心要求食堂工作人员严格卫生标准及操作流程,全天佩戴口罩,每周核酸检测不少于五次。将原有聚集性就餐方式改为宿舍就餐,专人维持秩序,督促职工在食堂打饭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严禁在公共场所吐痰、抽烟。加强职工澡堂日常管理,严禁非本矿人员到澡堂洗浴、理发,保持室内卫生清洁,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职工宿舍严禁非本矿人员出入,所有职工每天进行体温测量,专人负责,建立台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加强矿区公共场所病菌消杀工作,对矿区内“两堂一舍”等公共场所每天不低于3次消杀,杜绝病毒传染风险。
根据大柴旦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所有生活物资运输车不得进入市区,只能在疫情防控的卡点前进行倒车装卸。由于提前报备的蔬菜运输人员有限,采买生活物资时没有安排装卸工,只有驾驶员和随车采买人员进行倒车装货,每车生活物资通常几吨重,每每装卸完物资,采买人员筋疲力竭,腰酸背痛。
职工生活无小事。得知情况,义海能源工会迅速组成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不怕苦不怕累,随叫随到义务装车,使生活物资车得以正常运输。
蔬菜在德令哈市蔬菜批发市场装车后,还要在市郊的疫情监测站卸车,最后再一件件装到矿生活物资采购车,比平时占用的时间就更长,有时候被堵在国道上,进退两难,采买人员只能在车上过夜,没有吃、没有喝,夜里气温超过零下10度,他们饥寒交迫,克服困难,从没有一句怨言。
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打乱了职工的正常轮休,原本上班44天就可以休假,现在职工上班4、5个月也不能回家,有的甚至10个月都没有回家。为缓解职工思想压力,大煤沟煤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每周组织开展“蒙面敲锣” “台球赛” “套圈”“卡拉OK”等系列活动,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疫情终将过去,静待春暖花开。大煤沟煤矿的广大干部职工坚信:只要凝心聚力、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砥砺前行,就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王进伟 沈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