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鹿洼煤矿运输工区聚焦此前因设备故障影响采煤生产的突出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根源、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升运输系统机电设备的全流程管理水平,有效破解设备运行瓶颈,为矿井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构筑起坚实屏障。
深挖根源,系统梳理。此前,受部分机电设备老化、日常巡检不够精准、维护保养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影响,曾发生设备突发故障,导致采煤生产短暂中断。问题出现后,工区迅速成立专项攻坚小组,组织技术骨干与班组长召开故障分析会,全面复盘近期设备运行数据与故障记录,系统梳理出设备磨损、参数偏移、联动协调不畅等三大类共12项具体问题,形成详细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
预防为主,智能巡检。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运输工区从“防、管、修”三个维度构建全链条设备管理体系。在预防管控方面,建立“每日巡查+每周排查+每月会诊”三级巡检机制,将提升机、皮带输送机、转载点等关键设备及连接部位纳入重点巡查范围,推行“望闻问切”式巡检法——观察运行状态、聆听机械声响、感触设备温度、核对参数数据,实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引入智能检测设备,对轴承温度、皮带张力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异常自动报警,显著提升巡检精准度。
精细管理,责任到人。工区健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细化设备台账,明确每台设备的购置日期、检修记录与维护责任人,做到“一机一档、责任到人”。针对提升运输系统设备联动要求高的特点,组织开展协同操作培训,增强操作人员对设备联动逻辑与应急处置流程的掌握能力,确保设备启停、负荷调整等操作规范有序。在维护保养方面,制定差异化保养计划,依据设备运行强度和使用环境优化保养频次与内容,重点加强易损部件的预防性更换,并规范备品备件管理,确保关键部件库存充足、质量可靠,最大限度缩短故障修复时间。
激励创新,成效显著。工区建立设备管理考核激励机制,将巡检质量、隐患整改效率、设备完好率与员工绩效挂钩,设立“设备管理先锋岗”,激励员工主动参与设备维护与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运输工区机电设备故障率显著下降,运行效率持续提升,实现了提升运输环节与采煤生产的高效无缝衔接,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