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井下也能骑上自行车了!”近日,在钱营孜煤矿-650西翼轨道大巷,职工们轻松骑行着蓝白相间的高颜值共享单车,在巷道间自如穿梭,昔日需负重跋涉数公里的漫长巷道,如今被轻快的车轮取代,为职工们带来了便捷高效的通勤新体验。

在矿井生产中,井下巷道长、作业点分散、设备布局点多、线长、面广。尤其在当前该矿最远端的西三采区,出行难题更为突出,乘人车在固定地点始发,加之此前一部架空乘人装置拆除,职工往来作业现场更为不便,检修人员常需徒步赶往作业现场,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也制约了生产效率。
面对这一难题,该矿坚持问题导向,在充分论证研究后,决定引进共享单车作为职工的代步工具。这一简单而实用的举措,大幅缩短了西三采区职工的“通勤”时间,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让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以前走一趟,腿肚子都发酸,现在蹬几脚就到了,省下的力气全用在刀刃上!”一位刚完成交接班的徐师傅笑言,这不仅是脚步的解放,更是时间与体能的珍贵回收,将精力高效转化于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
此次投用的共享单车经特殊定制,完美适配井下复杂环境。车身采用高强度钢材,配备实心轮胎与耐磨链条,确保在巷道中平稳行驶;可调节高度的车座,满足不同身高职工的需求。同时,为保障职工骑行安全,该矿超前对-650西翼轨道大巷地坪进行修整,在关键作业区科学布设站点,规范停车点设置与用车管理,有效避免了车辆乱停乱放,确保车辆随需随用、触手可及。
从肩扛手提的艰辛跋涉,到“轻骑”代步的便捷高效,钱营孜煤矿共享单车的投用,在井下铺就了一条高效通行的“幸福路”。此举不仅填补了井下短途运输的空白,显著减轻了职工的奔波劳苦,更彰显了该矿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提升职工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生动实践。
(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