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洗煤厂精准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安全管理需从日常管理着手,从细节抓起,从隐患排查做起,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分级抓好“三类人”安全管理能力素质大提升。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有“硬素质”。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更要对各专业的施工技术特点烂熟于心。为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洗煤厂开展安全管理人员上讲台活动,按分工开展不同专业的讲解培训。厂长重点讲解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制;书记重点讲解安全理念和安全素质提升;技术员重点讲解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各分管厂长重点讲解专业内的应知应会和安全确认。只有将专业技能水平与安全规定的掌握相结合,现场安全管理才能以“理”服人,安全管理能力才能技“高”一筹。只懂得技术或只了解安全规定的人,做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难以胜任安全管理员。把管理经验与业务知识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熟练掌握生产工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把“防”和“判”的重心前移,将“管”和“治”的能力提升,把隐患隔离在事故的“藩篱”外,才能最终达到本质安全的管理目标。
安全监管负责人必须有“硬作风”。根据矿“三级盯靠”要求,凡是动火作业和零星工程施工,洗煤厂按照业务分管,指派副厂长以上管理人员现场盯靠监督安全。安全监管负责人必须做到“敢管”“细查”“真罚”。抓安全管理最怕“老好人”,安全管理者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态度要坚决,意志要坚定,作风要扎实,时时刻刻大胆管理,甘当“黑脸包公”,对于违章行为不能有丝毫的放任和纵容。在安全问题上,严管即是厚爱。只有在安全管理上担责、履责、尽责,不怕得罪人,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安全生产才能取得新成绩,才无愧于安全管理者的称号。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必须有“硬措施”。洗煤厂严格落实“六抓36项”重要安全举措,把措施细则与现场操作细则相结合,做到执行“有的放矢”,隐患治理“对号清除”,提高岗位安全管控能力。加大岗位安全风险辨识知识培训力度,提高风险辨识能力及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在治理成果上求提升、找突破,实现安全动态无缝隙监管。机电检修工作是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由于交叉作业,极易造成停送电检修无序的混乱现象。为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该厂重新审核并修订出台相关检修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登高作业、起吊重物、停送电制度进行“量身定制”。管理人员增设专人盯靠,作业人员加强现场监护。检修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前要熟知施工环境,对现场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判,作业时要牢记安全规程规范操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保障各项硬措施高质高效对照实施。
文/图丨王开政(洗煤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