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绕道正反两掘进迎头同时出矸,副井单绳提升的运输战线面临巨大挑战。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统一协调下,运输工区以创新管理为笔,精心勾勒出一幅高效、安全、便捷的辅助运输新画卷。
制度保障,疏通运输“肠梗阻”
“物料配送的及时高效是采掘生产最基本的保障。装料班必须根据装车单位、提运方向,合理搭配,避免半车、空车等无效运输,这直接关系到生产单位的正常生产以及人力物力的消耗。”副总工程师张洋说。今年以来,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针对机修厂区域装车、卸车积压运输车辆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副井提升管理制度、单轨吊运输制度、车辆各工区交接制度等。结合现场工作实际,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合理安排升入井时间,及时调配车辆识别系统,明确各工区责任分工。机修厂还为每辆车固定绘制了实施细则表格,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责任落实,从而打通了运输的“肠梗阻”,让各个环节畅通无阻。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装车、卸车实现了无缝连接,地面物料周转效率大幅提升,设备运输不再积压,车辆周转快速,为矿井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井下单轨吊机车实现了“一站式服务”,运输工区根据车辆标注的信息,进行配装分运,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将物料运输到使用地点。根据各单位属地管理原则,各车场都有具体人员负责包保,车辆占压、封车质量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了责任明确、效率高效。如今,井下各区域的物料运输更加有序,各工区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运输效率显著提高,为矿井的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联动协同,构建运输“快车道”
在三采区车场,集运队和各个迎头面配送建立了全天候物料联动机制。根据头面需求,有计划地进料、出车,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二采区、三采区车场的拥堵。集运队队长张斌说:“我们现在明确专人联系运输工区,协调调度车辆进车场,区队之间密切联系,做到即装、即下、即运,解决了以往运输集中物料积压的问题。”如今,井下“便捷运输圈”和物料“一站式”直达成为常态,为采掘一线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机电管理部重新制定了《物料装封车、运输管理规定》,特别是加强了超长、超高、超重、超宽车辆的装封车管理,强化了源头管控及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的管理。运输工区加强了井口装封车检查力度,严格执行封车标准,与机运队积极配合,对不合格车辆现场整改入井。在急需用料时,听从调度室安排,检查车辆完好情况及装封车情况后,一律“绿灯”通过,及时将物料配送到位。
系统升级,铺就运输“高速路”
物料配送工区持续加强单轨吊辅助运输优化及单轨吊运输线路隐患排查整治。“改造后的单轨吊提高了运行稳定性,‘土路’变成了‘柏油路’!”王开果感慨道。单轨吊运输线路升级后,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安全、高效、便捷成为矿井辅助运输发展的不懈追求。通过系统升级,单轨吊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过程更加平稳,故障率大幅降低。同时,运输工区定期对单轨吊线路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如今,义桥煤矿辅助运输“新干线”正在加速驶向未来,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助力矿井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生产目标。
文/图丨韩光来(运输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