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门已关闭,摇台已到位,信号已发出,可以正常运行……”在八矿新副井上井口信号房,运输二队信号工张秀芬专注地盯着操作面板,手指在按钮间精准跃动。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已扎根矿山运输一线十余载,并创下安全运输4000小时纪录,成为机运战线公认的“技术尖兵”。
作为矿井运输系统的“神经中枢”,新副井承担着全矿约66%物料运输。面对错综复杂的设备和人员短缺困境,张秀芬把“零差错”刻进工作准则。她的工具包里常年备着两样“法宝”——沾满煤灰的黑色笔记本和自制的检修工具包。翻开微微泛黄的笔记本,上百条设备参数、故障案例记录见证了她的成长。“设备就像孩子,摸透脾气才能管好”。凭着这股钻劲,她全年参与设备维保300余次,累计排除设备故障60余项。
2月5日,上井口外雨雪交加,里面却干的热火朝天,大家正忙着往井下输送物资。此时,推车机却突发“罢工”。张秀芬发现后立马趴在结冰的铁轨上检测,发现是液压阀芯磨损后没有推送到位引起的。她便叫来工友,立即对其进行修复,有效避免了停产损失。
“在张姐眼里,就没有处理不了的‘麻烦’。”职工小张对笔者说,“她创新的‘轮轴循环利用法’每年节省材料费5万余元,修复的48个轮子到现在仍在‘服役’呢。”
提升运输,安全为天。平时喜欢唱歌的张秀芬把枯燥的安全规程编成“顺口溜”,通过自创“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宣教方式,仅仅去年就制止不安全行为32次,排查隐患107条,整改率高达98%。“那次要不是张老师及时制止我,后果不堪设想。”职工小王在回忆起误触急停信号按钮时仍心有余悸。
晨光初露,50岁的张秀芬再次走向信号房,她把青春“焊”在了新副井井口,常年与钢铁为伴的双手布满老茧,却为矿井托起安全运行的春天。她所在的班组连续3年实现安全“零事故”,其个人先后获评“先进生产者”“安全标兵”,2025年,经矿党委研究决定,授予张秀芬“最美八矿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