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的马强,现为海石湾煤矿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兼综采二队队长。11年的煤海生涯,他用青春岁月和干出一番事业的韧劲在采煤一线摸爬滚打,磨砺了铮铮铁骨,也书下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作为一名煤海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他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安全管理者、海石湾煤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队长,今年,被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锲而不舍守初心
自来到海石湾煤矿从事煤矿采掘工作,马强就与千米井巷结缘。在工作岗位上,他不忘初心,勤学习、好钻研、肯吃苦,每到一个工作岗位,都积极勤学勤思勤记,既向身边技术能手和老职工请教,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阅读各类书籍,将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紧密结合,很快便掌握了采掘生产的各项技术要领和管理技巧,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生产部门的优秀管理者,从零基础的“矿工小白”成长为精通煤岩巷掘进和采煤的“全能大师”。在担任综掘一队队长期间,马强坚持从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在积极与职工沟通、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带领大家深入研究可靠可行的安全生产技术方案,反复推敲验证每一个细节,用实际行动带动全队脚踏实地抓管理、强安全、提质效,将一个安全和质量管理较差的区队带领成为一个职工出勤、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名列前茅的优秀区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
马强常说:自己既是战斗员也是指挥员。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更需要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有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劲头和敢作敢为、敢挑大梁的责任感。2018年,海石湾煤矿被鉴定为冲击地压矿井,成立防冲办,马强调入防冲办工作。在没有任何资料基础的情况下,他积极向合作院校专家请教,主动总结经验,参与研究,制定和完善了一套海石湾煤矿防冲管理体系,有效确保了矿井防冲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2023年3月,正值海石湾煤矿6225-1工作面回采至一、二系统交接段,煤层逐渐变薄,且设备老化严重,管理难度逐步增大,非伤亡影响频繁,给工作面安全管理和全年生产任务带来了很大压力。作为生产技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的马强,抱着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的“固执”态度,主动请缨担任综采二队队长,从强化设备管理入手,深入排查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程质量,坚决执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将所有设备逐一建档整治,细化完善设备管理技术措施,利用一个月时间就减少了设备带来的影响,带领全队每月按计划安全顺利完成生产指标任务。
为了将综采二队打造成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安全高效采掘队伍,马强打破固有管理思路,整理分析综采二队发展过程中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并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管理理念同本队实际情况“深度融合”,先后修订完善了《工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综采二队工资薪酬考核法》《综采二队全体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职工出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办法,并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职工福利制度等,在全队形成“凡事有标准、凡事有人管、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考核”的良好工作机制。同时,马强结合生产实际和需要,对检修班进行重组,将原有的一个班组划分为8个小组,真正实现设备检修精细化管理,大大缩短了检修时间,提高了检修质量。在有效制度牵引下,2023年,综采二队全体职工出勤率达到历年最高,顺利完成6225-1工作面回采、回撤挂网和6126-1工作面初采等工作任务,全年累计生产原煤198万吨。
安全重于泰山,也是煤矿永恒的话题。在安全管理上,马强本着解决问题在现场的工作理念,坚持推行流程化作业,建立确认制度,抓好关键环节管控,强化考核验收工作,严格工程质量把关,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工作面回采期间,马强带领全队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措施推采,紧盯防大灾害、治大隐患,进一步加强顶板管控,积极推行智能化设备使用,并以“制定标准、检查评比、奖罚到位、典型引路”为抓手,强化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管理,优化劳动组织,带领综采二队大学生成立技术攻关QC小组,不断总结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实现综采工作面高效生产。同时,马强积极鼓励各岗位职工开展技术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完成从“技术能手”到“技术教练员”转变,先后在综采二队培养出高级工6名、技师3名,涌现出一批叫得响的甘肃省技术标兵,为智能化矿山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