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桥煤矿结合实际,将班组建设焦点聚集到细节管理上,把“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一名职工身上,让职工在班组建设过程中自觉扮“主角”,唱起“重头戏”。
“我又‘淘’到一个能用的开关。”机电修理厂职工张艳丽高兴地说。
该矿机修厂通过集中安全技术培训、召开班前会等渠道宣贯节约成本理念,教育职工积极参与修旧利废工作。并定期由厂长带领青年职工进废料堆“淘宝”,对可再利用的旧配件进行拆解、拼装和维修、改造,让“旧材料”派上“新用场”,让旧材料变废为宝,“满血复活”。
该矿在修旧利废创造的经济效益中提取一定金额作为奖励,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修旧利废的积极性,将“省下的就是挣下的”和“修旧就是创效”等理念深植职工心中,让每名班组成员都养成精打细算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节约氛围。
抓现场,保生产有序
“曼丽,今天你怎么没穿防砸鞋,赶快去换。”这是机修厂“安全员”制止职工违章行为的一幕。
该矿机修厂拓宽了“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责任者”的安全管理思路,着力打造群防群治的大安全格局。“我们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和自主性,让职工‘唱主角’,把安全生产的监督权交给广大职工,让职工以主人翁的立场去感同身受,自觉地杜绝各种违章现象,切实拴牢了安全思想的‘保险绳’。”机修厂负责人说。
同时该厂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分管厂长进厂盯靠制度,坚决杜绝管理上出现“空当”,确保每一个班组、每一天的安全生产都有领导干部盯守,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做到安全生产级级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实的良好氛围。
抓标准,夯安全基础
该矿机修厂以规范化、标准化作为提高维修质量的抓手,引导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对派工单上的每项任务都指定责任人,明确操作规范、验收标准,确保每次维修都是最优。对涉及加工件的任务,按照“事事有标准,件件有图纸”的原则,要求职工严格按照图纸加工。
同时,该厂把“6S”管理作为标准化提档升级、动态达标的有力抓手。认真抓好厂区的定置化考核工作,将厂区、车间环境卫生责任区等规范到各个车间、班组,制定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职工自觉形成下班前将各自的工作区域进行打扫,将工具、产品摆放整齐,认真做好边角料、废铁屑的清理和收集工作。
“标准化管理让职工养成了按章操作的良好习惯,我们的作业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班长于永康说。
通过对“抓创新、抓现场、抓标准”的全面落实,真正发挥职工的“细胞”作用,实现了职工在“班组建设”中扮“主角”、唱“重头戏”,有力地推动了金桥煤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