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凸显出我国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和迫切感,煤矿作为传统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不是矛盾对立的。今年以来,凉水井矿业公司把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和“制胜招”,在深化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深化机制改革,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公司深入推进依法治企和合规管理,着力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管用、实用、有效”原则,组织开展规章制度“立改释废”工作,全面梳理公司成立以来发布的规章制度,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
同时,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对空缺岗位和职务晋升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方式。对排名落后的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对连续两年测评排名靠后的干部进行岗位调整。设立待岗办,落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升能降制度,倒逼管理人员提高履职能力,改变工作作风。
在加强机制改革的大前提下,公司深入实施精益管理,通过提升煤炭产量、强化洗选管理、调整销售结构等措施,实现提质提量增收。积极引入“6S战略管理体系”和“5C”价值型财务管理体系,提高全面预算与物资采购、生产经营融合度,形成工作合力,实现降本增效,确保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
公司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智能应用,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一大批优秀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凉水井矿业公司陕北侏罗纪浅埋深1.1m坚硬薄煤层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与示范》入选2023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陕北坚硬顶板薄煤层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沿空留巷技术研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科技成果登记证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将智能化矿井建设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智能化数据融合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建成1个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10大智能化模块、50余个智能化子系统,构建起全面感知、自主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管控新模式,实现从“人控”到“数控”的全面升级、从“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达到国家Ⅰ类中级智能矿井建设水平。同时,加快选煤厂及薄煤层采掘智能化提升工作,逐步扩大智能化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比例,力争在智能化应用方面成为行业示范。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为厚植人才培育沃土、积蓄发展动能,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在健全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做足文章,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内在动力。
公司积极推进职称评审与技能评定工作,建立健全岗位职级体系,畅通管理和技术两条人才培养通道,打破人才互通壁垒。坚持收入分配向“生产一线、关键岗位”倾斜,鼓励大学毕业生扎根一线,在生产实践中学技术、长本领。举办班组长素质提升班,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一系列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工作举措,让人才“一汪清泉”竞相涌流。2023年,1名职工荣获集团公司“一线岗位标兵”称号,1名职工被评为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优秀班组长”,5名职工在集团公司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名列前茅,4个项目在集团公司首届消防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名次并获团体三等奖,新增15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公司打造行业一流矿井的美好愿景一脉相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公司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为帆,以实干担当为桨,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楫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