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下峪口矿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念好隐患“辨查改”三字诀,以风险可控、隐患可消为目标,全力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把握“辨”的本领
“进入机道内更换截齿等作业时,若未对刮板输送机闭锁,存在刮板输送机误启动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下峪口矿智能化采煤队采煤机司机刘杰熟练向带班人员口述岗位安全风险。
风险辨识,关键在人。随着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场抽查考核兑现活动的开展,该矿刮起了一股全员参与风险辨识的新风潮。通过每周“学知用”、安全大讲堂,各采掘、井辅区队利用班前会、班组安全网络活动等形式为职工培训各岗位作业流程、提高风险辨识能力。运用好“双重预防”和班组安全网络两个系统,从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提升上抓好职工安全素质培训,加强现场落实的监管,提高职工现场作业风险辨识和应急防范能力。在做好意识提升的同时,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均悬挂有风险管控牌板,职工必须进行开工前确认,了解存在的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从源头防范了安全风险。
同时,加强风险研判工作的开展落实,将风险研判工作分解到每月、每周、每班。每月召开重大风险研判分析会,立足实际分析研判当月作业存在的风险,每周结合本周现场实际情况对新增的风险进行研判,每班对当班作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判,形成了层层研判、层层落实的管控模式,从源头上管控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杜绝零敲碎打事故。
强化“查”的力度
该矿以独具特色的“246”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推手,坚决执行“有隐患不作业”规定,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最大化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
各区队完善班组开工前隐患排查菜单,根据现场实际增加采掘头面涉及重大隐患的排查内容。安、瓦检员对照隐患清单全面排查,发现存在隐患立即使用双防手机拍摄现场,并补充文字说明,上传至双重预防系统平台,严格做到先整改再作业。
该矿制定完善了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续开展井下、地面全方位、全覆盖、无盲区的安全隐患大排查、零点行动和隐患回头看等活动,严格落实岗位工、区队、部室、矿领导隐患排查四级责任,由分管矿领导带队,严格按照标准对井下各采掘头面、系统巷道、机房硐室、火药库等地点进行隐患自查自改,切实将人的不安全行为、电气设备的不完好、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一般隐患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2% ,井下现场杜绝了重大隐患出现。
做好“改”的文章
该矿坚持不踩“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各级管理干部,切实督促落实好各项规程措施在工作面执行情况,主动承担隐患排查整改责任,结合内外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隐患,该矿坚持一般隐患不过天,较大隐患不过周的安全理念,各专业部室按照标准定措施,使在区队的整改的过程中、安瓦检在验收过程中再次对标准进行了学习掌握,形成了部室、区队以学促改的良好氛围。
全面防风险、查隐患、补短板、强弱项,该矿利用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等手段提升安全效能,持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专业素质、责任意识,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