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安化工常村煤矿,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队伍,他们敢为、敢干、敢首创,在日常工作中敢于“不走寻常路”,在创新路上一路向前奔跑,以创新思维提升井下抽采效率,这支队伍就是常村煤矿抽采队。
人性化激励显活力
常村煤矿抽采队现有职工237人,日常主要负责矿井瓦斯抽采、钻孔施工、静压水供给、综合防尘、钻孔验收等工作。为了全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该队队长在制度的合理化设计上下足功夫。“咱们井下工作环境艰苦,职工的劳动强度大,如果制度的设计不合理,大家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到,所以我们在人员激励上特别讲究分配的公平性,以班组竞赛‘PK’和‘滚动式奖励’的工资杠杆撬动职工的积极性。”该队队长兼支部书记郜峰告诉记者。
以该队打钻工组为例,该队将80余名打钻工分为3个班组进行班组竞赛PK,并根据月度计划,将生产任务逐月、逐班下放到班组,月底超额完成任务最多、完成质量最好的班组获得额外分值奖励;同时,“滚动式”奖励采取日清日结的方式进行奖励,以该队打钻三班7月16日8点班为例,该班当日出勤4人,当日需完成100米的打钻任务,任务完成后按照1米4元进行奖励,一旦超额完成计划任务进尺,100米至120米内按照1米5元奖励,120米至140米内按照1米6元奖励,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越多,奖励滚动得越大,充分调动起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精管理”提效率
瓦斯抽采进尺和抽采量不仅是考量一个抽采队组工作执行力的核心指标,更是从源头上消除瓦斯事故、保障矿井安全的重要一环,如果不能施工有效钻孔,把瓦斯真正地从煤层中释放出来,就会直接制约掘进采煤工作,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因此,为了提升抽采效率,该队打破常规,结合该矿“三精管理”的思维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抽采队自身发展的“抽采队三精管理”模式。
抽采队“三精管理”就是精准化定位施工,精细化系统管控,精确化抽采数据测量与分析。为了有效减少抽采钻孔的废孔数量、提升施工精准度,该队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从源头设计到设备完善,再到内部培训,为保证精准施工上“保险”。同时,该队每月都会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对供电系统、供电设备等进行排查更新,对静压水系统、排水系统及各类阀门的灵活度排查,对抽采在线监测系统和实际抽采数据开展分析自查,并对易出现变化环节、地点、变坡点进行重点排查,确保做到系统管控精细化。
数据的精准度是抽采队平时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着队组施工的安全和抽采率。“目前我矿井下共有8600余个钻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精确化抽采数据测量与分析,每月都会对这些抽采钻孔进行全覆盖精确化测量与分析,对普通抽采钻孔和千米钻孔数据的测量与分析,对不同类型钻孔数据的测量与分析,以确保数据的精确度,为矿井抽采提供数据支撑。”郜峰说。
依托“抽采队三精管理”,该队今年上半年瓦斯抽采量完成1994万方,完成全年指标的51.8%,同比去年增长2.8%,上半年施工钻孔813个,上半年完成进尺88726米,完成全年指标的67.7%。
“双零保障”增实力
“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敢于闯新路;“突破”就是要打开缺口、超越自我,开创新局面。今年上半年,该矿抽采队在抽采系统和供水系统方面进行了全新的优化,从无计划停泵、停水的根源处出发,找准“根治”的切入点,堵塞问题漏洞,双系统优化后该矿上半年无计划停泵事故为“0”,综采工作面无计划停水0小时。
“为实现“无计划停泵事故为‘0’”的任务目标,我们首先对抽采泵供水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实现了泵站“双回路”,使循环冷热水泵即使在停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使用现有的静压水系统直接供水,从根源上杜绝了无计划停泵事故的发生。”郜峰告诉记者,该队还进一步完善了《抽采泵站操作流程图》,在确保地面指挥和井下操作达到完全一致的同时,使操作更加简便,达到了“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实现‘傻瓜式操作’”的效果。此外,该队进一步加大了对职工操作水平的培训力度,今年上半年共开展2次岗位技能比赛,安全生产月期间对所有技能工种进行了“岗位技能大比拼”,从理论、实操培训两方面着重发力,重点加大了对抽采专业的岗位培训力度。
与此同时,为实现“综采工作面无计划停水0小时”的任务目标,该队同样对井下供水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实现了22采区、S5采区、N3采区、25采区供水系统“双回路”供水,为安全供水打上了“双保险”,该队还对520水平、470水平减压阀进行了清洗,确保了上下水平供水正常。
勇于创新方能不断超越,敢于探索方能实现突破。依托“人性化”人员激励机制、“三精管理”模式和系统性的优化改造,常村煤矿抽采队真正推动了职工活力、抽采效率、系统性安全的全面提升,该队也成为了一支人员素质高、战斗力强、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王牌队伍,真正让创新之花在常村的百米井下落地生根、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