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集团四台矿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煤炭产业发展定位,以安全高效发展为引领,坚持在精益管理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促生产、控成本、增效益的生产经营格局,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围绕提高单进水平,优化掘进工艺,提高掘进速度。顶板、两帮支护同时进行,采用“定人、定钻、定位、长短钻杆相互配合”原则,进一步缩小换杆时间,确保锚杆、锚索快速安装,实现工序紧凑化、一体化,最终缩小支护所需时间,提升单进水平。针对盘区煤层受褶皱影响煤层坡度较大,且回采过程中揭露断层较多,对工作面回采造成一定的影响,生产技术部对采煤工艺进行优化,要求队组遇背斜及向斜时,及时调整工作面俯采及仰采角度,在保证采煤机及支架所允许俯采及仰采角度的情况下,减少割顶或割底。特别是煤层受褶皱影响起伏坡度较大时,实行缓曲线采煤法,合理制定工作面停采煤柱距离,做到煤炭资源应采尽采,通过一系列采煤工艺优化措施,实现了矿井煤炭回收率的提高,总成本降低19538万元。
严格管理 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的采购规范和标准,确保回矿的机电设备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在相同技术条件下采购选型设备时,同一矿井不同的工作面,优先选择同一厂家的同一型号设备,以便提高设备的通用性,有助于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性能,并在维护时减少投入。落实好机电设备报废回收制度,及时淘汰技术落后多、耗能比较大、检修成本高的设备,从而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达到减少投入的目的。
该矿从生产源头抓起,严抓设备、材料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工作,完善了《四台矿修旧利废管理办法》,责任单位每天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分类,考核部门每月对回收情况进行系统的检查、验收、评估,在绩效考核群里晒出各区队“成绩单”,并进行奖惩考核兑现,通过经济杠杆调动大家回收复用的积极性,确保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对失去整体利用价值的设备本着安全、经济、可行的原则,通过拆解、组合等方法大变小、长变短、厚改薄,由该矿材料科负责拆解、分类、存放以备再利用,做到“吃干榨净”。
该矿以智能化矿山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科技兴矿、创新创效工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将技术创新作为促进节支创效的重要方式,依托“课题法”“师带徒”等活动,将生产现场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课题,进行学习研究,并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奖励。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鼓励广大职工围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成本支出等方面动脑筋、下功夫,采取选“苗子”、压“担子”、拔“尖子”等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攻克一项技术难题、创新一项操作方法、推广一门新工艺、转化一项新成果。今年以来,共征集到“五小”创新成果16项,合理化建议42条,为矿井降本提效贡献力量。
钱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