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鸿博
“5563车,1道车头出,4道加50开华美……单车进1道待备,注意安全,请复诵。”上午11时,江苏省煤炭运销公司南岗站内,调车员刘海军接到前往华美热电公司的运输任务,立刻召集3名组员传达运输计划。
近期,随着徐州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预警,居民生活用电量大幅上升,电煤需求日益旺盛。作为承担华美热电公司电煤运输任务的重要枢纽,南岗车站进一步加强运输组织,为畅通电厂输煤“生命线”提供坚强运力保证。
复诵完毕的火车司机吕清刚和副司机靖洋琦立刻赶往铁路站场,启动东风5563号内燃机车。前一天的暴雨并没有带来凉爽,反而使得本就炎热的天气多了一分“潮闷”,尤其是铁皮包裹的驾驶室里,俨然成了一个“蒸笼”。从进入驾驶室开始,吕清刚和靖洋琦的汗水就直往下流,不一会儿工夫,他们的天蓝色工作服就变成深蓝色,黏在后背上。
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机车启机完成,阵阵凉风从驾驶室上方的空调缓缓“降”下,吕清刚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相比于调车组的工作,我们这哪算‘热’。”
露天站场里,一车车电煤集结成组,暴晒在太阳下的钢轨、道砟以及铁皮车身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俨然是个“烤场”。记者跟随着调车组来到作业现场,距离火车两三米处,就能感受到它们身上散发出的热浪,刺眼的阳光与沉闷的低气压混在一起,仅是站着就让人不胜烦躁。
“停车、启动、推进、连结……”对讲机声音此起彼伏,调车员刘海军和连接员张彤周头顶烈日,不时攀上、跳下、摘钩……为了防止烫伤,他们穿着长袖长裤的工作装,头戴鸭舌帽,手上还套着厚厚的手套,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在连接重组的同时,刘海军和张彤周还将整列货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遛钩”检查。
“列尾安装完毕,防溜铁鞋已撤除,可以启动。”检查完整列货车,确保无误后调车员刘海军爬上驾驶室,拿着对讲机与南岗站值班员进行调车联控。随着火车缓缓启动,这一组4人齐坐在驾驶室里,享受着短暂的凉爽,以面对下一步更大的“烤”验。
一声嘹亮的汽笛声,一列满载“乌金”的火车缓缓地驶进华美热电公司。
南岗站的运送任务不仅是简单的将列车送到场内,而是要将其推到指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90后”连接员张彤周就是司机的“眼睛”,他需要整个人“挂”在车辆前端,时刻观察瞭望,并根据车辆距离远近,适时向司机发出减速、连挂以及停车的指令。
在缓缓行进的列车上,张彤周的双手紧紧抓住车梯,在发出停车指令前,他会长时间保持这个动作,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做好发出停车信号的准备。
150米,140米、130米……张彤周眼睛像一把尺,时刻测量尾车到停车位置的距离,并通过对讲机告知司机。列车速度一点点降下来,最终安稳准确地停在了指定位置。
为及时将电煤送进电厂,南岗站的职工24小时3班倒,白夜连轴转,电煤来了就送,卸完就取,不能有一丝耽搁。
“说不辛苦是假的,但看着一列列电煤被我们运往电厂,再发电送往千家万户,就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调车作业完毕,刘海军满是自豪地说。
本版图片由 丁娟 尹鸿博 苏春生 崔兆玄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