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的吕抗,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懵懂入行成长为多面手,从一名掘进工成长为生产队长,凭着一股钻劲儿,在掘进系统埋头苦干十几年,啃下了别人啃不下的硬骨头,用汗水在施工的各条巷道中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发挥了一名班队带头人应有的表率作用。日前,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领导眼中的“靠谱人”
“心细、靠谱,工作交给吕抗,我们都放心。”短短15个字,是该区党支部书记马凤森对其工作的肯定。
看似简单的评语,背后是吕抗勤奋刻苦的付出。2019年,当时还是班长的吕抗被任命为一队队长,没有管理经验的他一时无从下手。
“作为队长中的一名‘新兵’,在生产、管理以及任务安排等各个方面经验还很缺乏,井下现场就是我学习实践的最理想场所。”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担任队长后,深知肩上责任重大,点名、开会、下井、看现场、总结就成了他每天的固定内容,笔和本子成了他下井的标配,井下现场、身边工友成了他的老师,他不断虚心向老工人学习生产经验,向技术员请教规程措施贯彻落实,向其身边的老队长学习管理经验,把处理的过程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吕队长,你还想把技术员的活也干了咋滴,这么拼命啊。”身边的工友常常开玩笑说。
付出就有收获。上任一段时间的吕抗发现队里分工不合理,制约进尺,他就试着实施“平衡作业”法,根据班队各工种的工作特点,将迎头打锚杆、打点柱、挂网人员以及转卸物料划为一个小单元,化整为零,在时差上做文章,效果很明显,每班轻松干3、4排窑,进尺上去了,队里员工收入自然也高了。
“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从学习开始,只有通过学习,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完成任务。”吕抗说。
尝到学习的甜头后,吕抗制定了班前会“10分钟”学习制度,带领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学习应知应会安全知识,日积月累,随着全队人员安全知识的掌握愈来愈多,安全素质提高了,对施工质量和工作标准有了极大的帮助。在2021年施工的Ⅱ635机巷作业中,面临顶板压力大、断层多、设备多、人员少诸多困难,生产系统上了“掘锚护”一体机和皮带机集控装置,他带领全队学习使用新装备、新技术,不但优化了工作流程,还实现了皮带机操作可视化、集控化,由原来需要4人开4部皮带机,实现一人操作,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和人工效率,确保安全完成进尺任务。
工友眼中的“铁面人”
吕抗带领的综掘一队在该矿掘进系统里是出了名的进尺快,工程质量高,这得益于他工作只认质量不认人。对待工程质量不合格人员从来不讲“情面”,不合格就按制度处理,不论是谁,从不手软。
他队里有个工友,从进综掘区干杂活开始就和吕抗一起搭班干活,有十几年的交情,经常没事小酌两杯。这样的关系,在工作中有点什么问题,还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在吕抗这就是过不去!2021年7月在487机巷施工,吕抗在抽查顶板锚杆扭矩力时,发现一组锚杆扭矩力不合格,当即叫来责任人,按制度处罚200工分。
做了这样“得罪”好友的事,这让很多工友都有点看不惯,也让吕抗感觉委屈。但时间久了,大家渐渐发现吕抗的“威风”是对事不对人,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威风”,让队里施工的巷道都能一次性通过验收,没有返工活,慢慢让大家从对他的看不惯,变成了发自心底的佩服。
“干煤矿,什么事都比不上安全,保护好队里工友的安全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一直从事一线工作的吕抗深知安全的重要性。
工作中的“较真人”
干工作就怕认真。这句话用在吕抗身上再恰当不过。从开班前会到排队入井,从施工前隐患排查到工程质量验收,每一道工序,吕抗都对照标准一条一条把关,绝不含糊。
“吕队长来到掘进头,总是这瞧瞧,那看看,这挑‘毛病’,那找‘茬儿’,有一点不合格就得重干,较真的很。”综掘一队班长叶大典说道。
2021年下半年,综掘一队在施工Ⅱ635切眼时,地温高、拐弯多,整个系统7部皮带机、3部刮板机,再加上顶板压力大,进尺后就出现底鼓,通常是一边正常进尺,一边进行卧底。一次,吕抗在例行检查工程质量时发现综掘机后面两帮卧底不够,没有达到规定高度,就叫来带班班长询问,得知是因为上午有检查耽误了一些时间,担心当班进尺任务完不成受处罚,就没有按照规程措施卧底,他立即安排人员返工,对不合格地段从新施工,直至达到标准卧底高度。班长劝他,如果现在返工,任务肯定完不成,一个班白忙乎。白忙乎也要重干!吕抗坚持返工,重新卧底,因为干了返工活,当班没有完成进尺任务,全班罚了分,自己也在区里兑现会上做了检讨。
正是有这样的较真劲儿,紧接着刷切眼施工中,三个班割窑既快又好,工程质量高,优良品率在始终保持在100%,确保了Ⅱ635机巷安全精准贯通,比集团公司考核节点提前18天。
“我是队长,带好队伍是我的职责,荣誉都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以后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吕抗表示,在新的征程上,依然要立足岗位,履职担当,把自己该干的事干好,把队伍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