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晋能控股集团投资兴建的“农产品消费帮扶一条街”,在大同市恒安新区投入使用。占地超过1.2万平方米的街区,为集团公司负责帮扶的9个市121个村的农产品和地方特色深加工产品提供了良好的销售平台,实实在在丰富了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刚一亮相,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如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晋能控股集团党委坚持销售上帮 、项目上推 、精神上扶 ,针对127个村总户数达37706户101390人的帮扶任务,先后派出375名驻村干部扎根广袤的乡村,与乡亲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千方百计为巩固脱贫成果动脑筋、想办法,奋力续写推动乡村振兴新篇章。近日,在全省2021年驻村帮扶工作考核中,晋能控股集团被评为“优秀”。
销售帮扶,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聚焦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这一精神,晋能控股集团围绕支持帮扶对象兴产业、强治理、促增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农产品消费帮扶一条街”项目应运而生。
“农产品消费帮扶一条街”项目,分为综合惠民消费区、地方特产消费区两个区域,16个销售门店,总占地1.2万平方米,集中坐落于大同市云冈区恒安新区安祥里与安瑞里之间,分别用于销售米面油、肉蛋禽、水果蔬菜,以及晋能控股集团负责帮扶的121个村滞销的农产品和地方特色深加工产品,在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与农民的“钱袋子”之间,搭建了一座“连心桥”。该项目于4月1日开工建设,如今16家门店均已正式营业。
6月28日,记者来到“一条街”,16家店面外墙统一粉刷为绿色,与周围的建筑物明显区分开来,分外抢眼。在地方特产消费区,“乡村振兴”“晋”字标识随处可见,格外暖心。惠民米行、惠民油行、惠民面行,大同市农产品特产店、临汾市农产品特产店面对面依次排开。整个上午,街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又大又甜的天镇葡萄5元1斤、香瓜1.3元1斤。”“临汾灌肠10元两根,先尝后买。”“这个月,燕麦系列产品全场八折,大家进来瞧一瞧、转一转。”……自北向南逛上一遭,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一件件对比下来,“一条街”汇聚起的农特产品不但比超市、早市的便宜,而且质量还有保障。原因在哪?煤业集团乡村产业帮扶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一条街’项目建设的初衷,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帮扶村积压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形成常态化的消费帮扶,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店面里的农特产品均来自对口帮扶村,质量值得信赖。当前,店面都不收租金,商品价格自然更实惠一些。”
据了解,自“一条街”各店面试营业以来,平均每天销售额都在3万元左右,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不动难题。
产业支持,助力农民家门口赚钱
为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增强对口帮扶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一年来,晋能控股集团派出的一组组驻村工作队,带着思考深入村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穿梭于蔬菜大棚、光伏板间……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绘就了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一个个村庄悄然发生着变化。
入目皆是绿,风吹花果香。走进大同市天镇县李家庄村,产业发展势头正如这夏日一般火热。记者到时,煤业集团派驻李家庄村第一书记张宝峰正带着工作队员、村民顶着午后的太阳,在广阔的黄花产业基地里除草。“脱贫攻坚以来,李家庄村统筹整合现有资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助推传统农业升级换代。村里先后建成了天镇县最大的黄花基地和20栋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村民们每年增收不少。”张宝峰介绍道。
不仅如此,受疫情影响,就近游玩成为广大市民的首选,这让果蔬采摘园火爆了起来。继3月份蔬菜采摘热之后,近日,柳林县杜家垣村的槐树坡观光采摘园又迎来了第二茬瓜果采摘高峰期。大棚内部照明、温度、湿度的调控都离不开电气化设备。为了帮助村民们及时解决用电难题,电力集团地电柳林分公司将服务关口前移,积极为地方特色产业定制可靠供电方案,定期组织供电所工作人员到杜家垣村对14个蔬菜温室大棚开展线路巡检、消缺和安全用电宣传工作,全力当好电力“先行官”,不断巩固“电助农富”成果。
目前,晋能控股集团已建成天镇宏丰现代农业园区、沁园春矿泉水、年产5万吨燕麦及小杂粮深加工和沁县千女湖20MW光伏扶贫等15个产业帮扶项目,分布在太原、大同、朔州等8市12县,上半年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68个。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光伏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264个自然村7244户农民增收,平均每户年增收4370元。
“爱心超市”,传播乡村文明新风尚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除了依靠政策扶持、资金保障、技术和信息服务,培育村民良好的个人素养和文明习惯同样重要。基于这样的共识,晋能控股集团在精神帮扶上也下足了功夫,各驻村工作队根据村情民情,成立“爱心超市”,积极推行“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共建美好乡村”的模式。超市里的所有商品,只能通过积分来换取,旨在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超市管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移风易俗等活动,以 “居家美”“庭院美”,带动“邻里美”“家风美”,引导村民养成孝亲敬老、和睦邻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习惯,让文明新风吹进农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爱心超市’积分制以来,村民们的觉悟普遍提高了,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自觉参与公益活动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高了。以前像整顿村容村貌、公共区域清洁卫生需村里花钱雇人,现在大伙都抢着干呢。”同忻矿驻天镇县马家皂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鹏说道。
“爱心超市”推广至今,成为了建设良好家风、文明村风、淳朴民风的新载体,文明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乡村的每个角落,融进每个村民的生活里。刚刚在陵川县三泉村“爱心超市”领到一柄铁耙的薛书凤老人告诉记者:“‘爱心超市’太好了,在乡亲们眼中,积分的高低不仅是一种福利,还是一种荣誉。”
记者 王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