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潞安化工集团古城煤矿始终坚持“两个至上”,立足“两个根本”,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力推进安全管理“1556”工作思路,坚持践行“三个培训”理念,树立“大培训”格局观,创新培训“四结合”模式,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全力打造古城煤矿高素质人才集聚的“强磁场”,着力激活高素质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
该矿结合培训需求及员工素质提升学习平台模块功能,搭建“精艺树”新平台,形成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关键岗位实操的“混合式”培训方式。目前,“精艺树”学习平台已完成全员注册。
为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培训需求,“精艺树”平台支持线上、线下学习自主报名,让员工充分利用“碎片化”业余时间学习,同时提供“点菜式”自主选择学习的个性服务,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岗位工种、业余时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比如,新增思政模块、心理疏导专栏,强化广大矿工的心理健康;引进双人、四人对战竞赛单元,通过比拼游戏增强理论水平;点击“效果检验和模拟考试”模块,就可以立马查看自己考试记录以及试卷,并新增设错题强化功能,使业余学习更加方便、快捷、灵活。
古城煤矿坚持以理论为引导,以实操为助攻,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运用平台传播载体,搭建时事解读、理论课堂、岗位技能等模块,及时、全面地引入职工应知应会、关心关注的各项知识热点,增强了学习实效性,充分激发了员工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该矿坚持“以实操培训工作为重点、深入一线现场操作为手段、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培训管理思路,充分利用实操培训基地、实训设备仪器、实地操作岗位等方式,开展各项实操培训工作。2022年,利用掘进机、高低压配电实训室模拟操作设备对新工人和关键岗位开展了掘进机和“井下配电工”实训实操学习,共培训142人次,弥补了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
在理论、实践培训“规定动作”做到位的同时,古城在创建vR实训室、完善模拟仿真培训的自选动作上出亮点、亮新招。职教部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道:“2023年我矿计划完成3D模拟消防灭火体验区、事故警示体验区、‘隐患排查’互动游戏体验区、实训实操体验区、现场急救及安全标志识别体验区、安全知识抢答体验区、vR漫游井底车场体验区七个区域的初步方案设置,我们将打造管理、技术、创新大讲堂,实现把生硬的教学蜕变为‘游戏’,把抽象理论转化为‘实景’的美好蓝图。”
在“专职+兼职”相结合上下功夫
古城煤矿制定《关于下发<教师课件及讲义编制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古城煤矿优秀教师及优秀学员评比管理办法》,收集培训教师课程、讲义等教学内容,整理培训教师相关资料,按照规范对全矿范围内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进行试讲、录课、评选,从德、勤、能、绩四方面进行选拔,组建起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22年,该矿对33名理论教师、24名实操教师、49名干部上讲台人员进行聘任。
该矿积极组织68个单位安全培训管理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员工素质提升学习平台使用指南培训会、安全教育培训指南沟通会,利用员工素质提升学习平台宣贯各项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促进各培训管理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采用学员对教师、教务组对教师、教师对学员等多种方式,利用“精艺树”“满意度测评表”“线上+线下”等形式进行双向互评,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在“业余+专项”相结合上做文章
打好专项学习“阵地战”。古城煤矿以系统性、专业性、针对性的培训传递安全培训理念,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配合各业务部门完成各类专项学习,共计13种,培训7864人次。
打好业余学习“持久战”。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理论的业余学习,激励员工多看多练,持续推进理论知识学习,精进员工理论知识能力,才能做到“温故知新”。2022年古城煤矿共开设331个业余学习班,参与5768人次,内容涉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救援预案、安全规程、地测防治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等多专业,实现学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