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煤矿灾害严重、安全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灾害治理不到位,但四川矿监人凭着满腔热情、精湛的专业技术、敢于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经过20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得我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及百万吨死亡率均出现了大幅下降。2001年全省煤矿一般事故291起(死亡341人)、较大事故21起(死亡85人)、重大事故1起(死亡15人)、特别重大事故1起(死亡39人)下降到2021年一般事故3起(死亡5人)、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及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为0,煤矿事故和死亡人数下降幅度达90%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从2001年的12.348下降为2021年的0.319,下降率达97.4%。一串串冰冷的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温暖的家庭,牵动着无数颗跳动的心脏。让这些数字不断变小,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2009年我考入四川局后,被安排到值班室从事值班值守工作,一干就是13年。刚入职时,我经历过短暂的喜悦,毕竟能在省级部门上班对一个农村家庭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份不小的荣光。跟大家熟络之后,有同事便对我说“你怎么考到这来了?这里没什么前途,年轻人不要为了轻松到这养老。”彼时四川局和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署办公,值班室作为窗口单位,主要负责各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举报信息的接处,文件、批示传真的上传下达,要求每天24小时有人在岗值守。我们每天电话、传真、文件接连不断,尽管晚上可以勉强眯瞪一下,但一个昼夜连续坚持下来,第二天往往是头晕脑胀。长期以往,值班的同志都或多或少患有神经衰弱、腰椎突出等疾病,有同事曾连续几个月拎着中药袋到单位值班。除了值班工作,我们还是实行AB角备班制度——发生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后,根据事故响应级别赶赴现场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我们接听12350生产安全事故举报电话时,被辱骂、恐吓都是家常便饭。面对这种情形,我委屈过、后悔过、彷徨过,甚至一度情绪非常低落,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大打折扣。
著名作家毛姆曾说:“我们不过是宇宙里的尘埃,时间长河里的水底。所以大胆去做不要怕,没有人在乎,就算有人在乎,人又算什么东西。”我意识到,与其瞻前顾后、郁郁寡欢,不如放开手脚、积极开拓。于是,我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用心做事,在工作中寻找价值和生命的意义。首先,我改变心态,积极与身边的同事沟通交流,不忙时主动帮助其他人,学习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心态打开之后,我发现绝大部分都非常善良友好,不会因为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的身份差异而看不起我们,正如那句经典的“他并不傲慢,只是我一直对他心存偏见”。其次,我积极运动,这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帮助我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随着努力付出,我的工作效率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变。
2021年大枫树煤矿“8.8”发生洪水倒灌淹井事故,造成井下两名排水工人失联。全省出动抢险救援人员130余人次、清理10000余立方米淤泥积沙、侦察巷道9000余米、排放瓦斯巷道800余米,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两条鲜活的生命,这让我意识到之前认为例行公事的暴雨预警意义重大。今年汛期值班期间,我随时关注气象网站的暴雨预警信息,一旦发现省级蓝色暴雨以上预警,立即编辑短信发送给监管监察、矿山企业相关人员,并用电话抽查结合查看人员定位系统方式了解预警区域雨情、相关人员在岗以及井下人员撤离情况。尽管也曾遇到个别人员抱怨、消极配合,我始终以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态度积极对待,为了督促暴雨影响煤矿井下人员全部撤出,守到半夜一两点都是家常便饭。由于我们的辛苦付出,也使得全省矿山平安度过汛期。
通过积极学习、研究曲线变化,我大大提高了在国家矿山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发现煤矿的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为精准执法提供参考,为矿山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在一次参加省局组织的周末巡查煤矿行动中,我发现某矿一巷道的瓦斯传感器数据在放炮前后变为零,其余时间均正常变化,随后调阅了相关传感器的密采数据,认为有数据作假嫌疑。煤矿调度人员立马吓得面如土灰,好话说尽,请求交换意见时回避该问题。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熟视无睹,就是对矿工生命的践踏。因此,我后来严厉地向当地监管部门通报了发现的问题,要求监管人员核查督办,积极查处辖区矿山类似行为,将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积极消除安全隐患、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2019年12月14日,那是足以让我一生铭记的一天。我头天刚值完夜班在家休息,单位来电话告知当天15时26分,四川芙蓉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杉木树煤矿井下+250大巷水位上涨,涌水来源不清,井下当班共计327人,已撤出149人,其余人员正在撤离。据撤出人员描述,在N26巷口发现3名遇难人员。我一听立马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抓起换洗衣物便赶往单位。在单位碰头后,我随前方指导组迅速赶赴事故煤矿投入应急救援工作。还记得那晚天很冷、雾很大,赶到杉木树煤矿已是凌晨4点左右。时间就是矿工兄弟的生命。没有任何休整,我们主任谢武马上分工。他率领矿山救护队在煤矿管理人员的陪同下开展入井侦察,我留在现场救援指挥部进行会商研判、随时收集信息上报四川局。
现场救援指挥部通过对图纸和现场救援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失联人员可能被困于N26采区最下面的N2681风巷掘进工作面,巷道最高点标高为+136.5m,此高点以西为独头下山巷道(长812m),以东存在一个U型槽巷道,最低点标高+118m。由于N2681风巷已被水完全淹没,因U型槽巷道高点高于巷道积水水位标高,且距离碛头有800余米,巷道快速充水后,巷道末端可能存在压缩空气柱,被困矿工仍有较大存活机会。救援首要问题是加大抽排水进度,降低矿井巷道水位,减轻压缩空气柱的压力,争取黄金72小时内排空U型槽巷道,打通生命救援通道。
随着水位不断上升,我的心脏紧张得几乎快要窒息。后来井下传来消息,谢武同志带领矿山救护队员找到了涌水点,并成功将水截排到N26采区之外。为了尽快排水,现场指挥部从四川省煤矿抢险排水站调运来了220D及550D大功率排水泵,水位终于开始缓慢下降。为增加救援力量,防止疲劳作战,应急管理部、四川省调集了省内外14支专业救援队伍、270余指战员支援。在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办公室,我与指挥员们一道研究作战方案、行动计划和排班表等。由于救援紧张,我们长时间得不到休息,个个表情呆滞、满脸油腻,但大家都在咬牙坚持。我们建议指挥部连续不断向井下压风、供水,以保证被困人员氧气和饮水需求。N2681风巷掘进工作面的最高水位距巷道最高点(+136.5m),而N26采区水位最高时标高为139.04m。N2681风巷水位没有越过最高标高位,既有水封后该巷空气柱被压缩后产生的抵抗力,也有压风系统提供的正压作用;此外,压风系统的正压作用还有效抑制了瓦斯的涌出速度,让受困人员免于中毒。18日2时18分,在N2681风巷施工道排水的救援人员收到被困区域送出的写着“未上水”字样的纸条;不多时,水位降至最低处巷道顶板以下约0.1米,1名被困人员自行、通过积水区游向救援人员;截至18日7时56分,被困井下的13名遇险人员全部安全升井,由救护车送至医院接受救治。当我看着一个个被困矿工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出井口时,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两眼噙着泪光、满满的幸福感。
类似事情不胜枚举,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了尽管我们的工作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但在危机时刻,我们可以逆向而行,与时间赛跑,创造生命的奇迹,挽救一个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我至今都保存着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中井下传出的那张纸条,当我感到困惑、行将懈怠时,可以用来点燃心中的热情,激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若能让将风险意识挺在前面,帮助他们“治未病”,从死神手里夺回矿工兄弟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愿意守住清贫、守住孤单,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用心点亮那盏守候矿工生命的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为四川矿山安全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