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发电公司自今年生产系统人员陆续到岗以来,坚持将生产准备工作与工程建设同部署、同推进,通过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有力地提升了生产系统员工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项目按计划达标投产创造有利条件。
因材施教,拓宽培训内容。针对锅炉、汽机、热工等不同专业以及集控、辅控、检修等不同岗位,结合熟练工熟练程度及青工所学专业,因材施教,按需培训,制订部门级、班组级、个人级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具体到每月、每周、每日,内容涵盖到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系统图、安全规程等各方面。组织员工背画各专业系统图,熟记设备技术规范,引导员工在学习中不断积累。
推陈出新,拓展培训方法。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拓展思路,通过“技术还原”“厂家培训”“专家指导”“理论回炉”等多种形式,结合工程建设进度实际,组织到施工现场观摩学习设备安装,进一步熟悉设备型号、内部构造及性能参数。通过培训学习“双向互动”,全面提升员工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教考结合,提升培训效果。结合各阶段学习特点,以高认知度、高准确度、高专业度为培训目标,持续多轮不定期开展各专业培训考试。每次考试由各专业组自行出题、监考、阅卷,并针对答卷发现问题分析总结,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阶段培训重点和方向。通过“教考结合”的方式,帮助员工查漏补缺,迅速找到知识盲点和学习误区,为后期专业知识的再次提高做好铺垫。
以老带新,开展帮学辅导。依据专业划分,为每名青工指定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师傅,组成帮学对子,针对新员工不同理论基础,进行一对一精细化辅导。整个辅导过程中,青工们认真听讲,虚心请教,师傅们争做表率,坦诚交流,“以老带新”的同时“以新促老”,形成了互帮互学的浓厚氛围。
自10月份以来,生产准备各类培训参与员工5000余人次,理论培训时长人均150小时,现场实践培训人均80小时,组织综合类、各专业各小组类考试20余次,目前已有13人取得DCS工程师证书,12人完成锅炉水处理G3培训,4人完成电网调度员资格培训,1人完成压力容器操作R1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