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运输一队从安全管理、成本管控、修旧利废三方面发力,全力向安全高效、降本增效冲刺,为矿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安全为先,筑牢运输防线。该队将班前会作为安全生产的“首道防线”,以2811班前会标准化流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安全预控能力。每日班前会上,值班干部提前梳理当班运输任务、设备状态及风险点,形成“安全风险预判清单”。会上通过“一问一答”形式,逐项分析斜巷运输、物料装卸、刹车等关键环节风险,针对性制定管控措施。今年以来,累计通过班前会排查并化解隐患20项。
节约为要,深挖降本潜能。该队秉承“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从细节入手,构建全员、全过程节约体系。实施“以量计资”管理模式,将材料指标分解到班组和个人,严格考核领用、回收环节。例如,在井下物料运输中,要求职工规范码放、分类回收尼龙地辊、轴头盖、电缆钩等小件物资,避免混装浪费,仅一季度回收复用矿车轮、地辊等物资节约材料费2万余元。
修旧利废,激活创新动能。该队将修旧利废作为“创效主战场”,通过技术革新让废旧物资“重焕新生”。该队班长郎浩峰利用工余时间修复故障手持电台2台,单台维修成本仅60元,较新购节省5000余元。针对井下尼龙地辊损耗快的问题,机修班创新尼龙地辊“拆解+淬火维修法”,告别了地辊损坏即报废的历史。还用报废铁道制成地辊架,使用寿命延长5年。今年以来,累计修复尼龙地辊120组、加工地辊架60个,节约新材料投入数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