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是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一种抢救措施,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挽救伤者命......”近日,昶旭煤矿特别邀请内蒙古伊东矿山救护大队张占义教官到矿进行授课,对煤矿所属相关职能部室人员以及煤矿本部兼职救护队成员进行应急救援与自救互救技能提升专项培训。
立足核心业务,锤炼精兵强将
应急装备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减少和降低事故的必要装备,是生产过程中最后的生命安全屏障。为进一步提升煤矿职工对于事故伤害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安全生产任务,集团公司和煤矿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煤矿应急救援工作,按照相关要求为煤矿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器材,12月9日,煤矿调度室、安监部共同策划,组织煤矿相关人员就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和自救互救知识进行了学习培训。
培训采用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紧扣应急救护特点,首先上午对所有参训人员进行了实操培训,授课人为参训人员演示了自救器佩戴和心肺复苏操作的整个过程以及苏生器、正压氧气呼吸器等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讲解了所有仪器的相关操作要领和技巧。让职工现场动手体验进行实际操作,并对出现的错误操作逐一进行纠正,指导职工掌握正确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发生时,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急救护,最大限度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实操培训现场,授课人手把手、面对面传授急救技术,与职工互动演示心肺复苏、现场创伤急救和应急设备使用等方法。随后所有参训人逐一接受考核,确保“人人过关,个个会用”。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正确科学的自救、互救,保障生命安全。
强化理论武装,突出学以致用
在应急救援与自救互救理论课堂上,授课人详细讲解了在事故中如何应对人员休克、触电、昏迷等情况以及创伤急救的操作方法和流程,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述,人体结构讲解等授课方式,对参训人员进行了全方面的理论教学。而后结合周边矿山分布特点,分析矿山救援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风险及有效应对措施。结合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故案例,授课人将枯燥的安全理论讲得深入浅出。
“以前只看过、听过现场应急救护,可咱对具体的一些细节和步骤还确实不太懂,经过这次矿上的培训,对止血、包扎、搬运、固定、心肺复苏和应急设备的使用等等都有了详细的了解,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都可以合理有效应急救护了。”培训结束后生产技术部一位员工说道。
据了解,该矿把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救援技能等作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抓手,多形式、多方面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使广大员工进一步了解煤矿各类事故灾害规律,熟悉掌握了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和自救、互救及避灾方法,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