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常顺煤业,二水平接续井下工作现场,大型智能化设施设备综合产品安装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多种新型智能化设备设施正在加紧调试,主通风机房无人值守、主水泵房无人值守、架空乘人装置无人值守等系统正在反复试验,这些即将运行的新系统,正是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安全发展、以智能化实现企业高质量安全发展的一个侧影。
抱残守缺没有出路,守正创新才是生存发展之道。煤矿智能化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近年来,常顺煤业紧抓安全生产第一关口,不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为目标,在持续引进智能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通过“五小”创新、科技评选等全员创新活动,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实践,解决矿井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以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力,助力企业智能化蝶变。
铺设信息化“高速路”
加快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建设,计划推进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打造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化系统,切实实现矿井通信系统“一张网”。以煤矿数据中心为核心,推进15#智能化工作面建设,打造高效传输平台和数据接口,涵盖综采、掘进、主运输、辅助运输、供电、通风、供排水、安全环保、大数据、通用等各大系统,开创性地将各项新技术成功地应用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构建万兆工业环网和无线通信相结合的传输网络,分别在井上、井下建设WI-FI网络,井上安装承载网设备和流量转发设备,井下安装矿用隔爆型基站控制器、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基站。对工业环网升级改造,已经具备万兆骨干、千兆汇聚、百兆到桌面,且无线覆盖等功能。
实现无人化“革新路”
围绕煤矿智能化高效生产,不断强化装备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目前,二水平延伸工程主通风机房无人值守系统、主水泵房无人值守系统、空压机房无人值守系统、采区水泵房无人值守系统、架空乘人装置无人值守系统均已引进上线。15101综采工作面顺利投产之后,还将建设自动化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供排水系统、主通风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安全监测系统多网融合联动,通过智能优化提升、系统集成创新,把职工从繁重的劳动和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大幅减少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做实技改化“人才路”
在引进先进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搭建“管理、技术、技能”人才“三通道”体系。注重群众性创新创效,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能大赛、“五小成果”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精心选取优秀项目进行表彰奖励、推广应用,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实践,用“微创新”解决矿井在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实现和矿井并肩成长。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根据智能化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按照“分层次、按专业、精理论、重实践”的方式有序组织开展技术专业培训,建设覆盖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一线技术人才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技术革新科创试验中心,通过理论结合现场实操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科技投产智能化培训效果,为15101综采工作面投产后的技术工作做好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输入。
激活示范化“引擎路”
立足“党建融合促发展”,大力实施“党建+科技创新”,壮大党建业务骨干,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人才动力及技术支撑,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深度融合。依托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及党员突击队,树立“红色旗帜”、夯实“红色堡垒’、激活“红色引擎”,将党建工作触角延深至井下一线。积极打造红色科技攻关团队,为科技创新输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着力解决各专业各类型“卡脖子”技术难题,引领和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下一步,公司将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强化技术支撑,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科技贡献率。放眼未来,公司将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安全生产、灾害治理和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潜在增长率及资源配置率,全力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